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comment
icon
password
💡 问题聚焦:当 Gemini 2.5 Pro 在长上下文任务中“走神”
我们都惊叹于 Google AI Studio 中 Gemini 2.5 Pro 处理信息的强大能力。然而,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尤其是在进行了多轮对话后,要求它基于非常长的上下文(比如一篇详尽的 PDF 论文)进行信息检索和回应时,我敏锐地观察到一个现象:模型似乎会“跳过思考”环节,直接给出答案。
这种“跳过思考”的直接回复,与那些明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给出的回复相比,质量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前者往往显得肤浅、不够全面,甚至可能偏离主题。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对吧?🤔
🚧 初步尝试:简单的“请思考”为何效果不佳?
面对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尝试通过明确的指令来引导模型。我试过类似这样的 Prompt:
但现实有点骨感。这种方式下,模型依然有很大概率:
- 依然跳过深度思考,给出一个快速但低质的回复。
- 或者,它会把所谓的“思考过程”直接堆砌在最终的回复内容里,并没有真正将思考作为一个独立、前置的步骤来执行。这让输出内容显得冗余且混乱。
显然,这种简单的引导还不足以“驯服”Gemini,让它真正地先思考再作答。
🚀 终极武器:强制分离“思考窗口”与“回复窗口”
经过一番摸索和尝试,我发现下面这个 Prompt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它的核心在于强制模型在输出最终答案前,必须先创建一个独立的“思考窗口 (Thinking Window)”,然后再创建“回复窗口 (Reply Window)”。
✨ Prompt:
核心思路: 这个 Prompt 明确指示模型必须先创建一个包含其思考过程的独立窗口(Thinking Window),然后才能创建包含最终答案的回复窗口(Reply Window),并且强调这是唯一正确的输出方式。它阻止了模型将思考过程混入回复或完全跳过思考步骤。
希望这个方法对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有所帮助。
- 作者:KAI
- 链接:https://blog.985864.xyz/technology/250509_gemini2.5thinking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