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comment
icon
password
有朋友私信我的tg和邮箱,问我为什么量化模型基准是15%。我想说的是:丢掉幻想,脚踏实地。最近也是没什么行情,买方都在等降准降息,小作文满天飞。贴在下面了。
宏观总量 Macro aggregate
上午和我们宏观分析师见上海的客户,虽然大家普遍对于关税政策接下来的走势很难判断,但更多的聚焦在了:
全球资金的流动配置
国内接下来的政策节奏
四月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会传递的信息
关键观察:国内客户对政策的预期似乎比海外更低,因为:
- 贸易战目前传递的更多态度是 "我们能抗"
- 目前了解到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对话
- 1Q 经济数据还好,政策还是偏向 reactive(反应性的), 不是 preemptive(先发制人的)
回望市场
上周市场全周继续微涨趋势,沪深 300 指数周涨幅 0.38%,上证综指周涨幅 0.56%,中证 500 指数周涨幅 1.20%。市场维持了少见的窄幅震荡状态,资金重点期盼重要会议的方向指引。
基本面上,美国经济数据的割裂度不断提升。
国内方面,上周央行 MLF 超额续作,但市场重点关注的财政与货币刺激政策时间表依旧未能在 4 月政治局会议中有明确指示,这也意味着 4 月关税冲击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或将难免;
海外方面,美国继续披露各维度经济数据,各条线数据分化有所扩大,如成屋销售继续低迷但新房销售重回高位、就业 PMI 维持弱势但失业人数保持平稳、最为矛盾的是消费同比保持高增但消费者信心与投资者信心都已跌至过去 4 年新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锚定指标出现如此巨幅分化走势是历史少见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有两个,其一是关税战前的最后突击消费、其二就是美国政府统计数据公允性下降,我们从众多数据中推测的美国经济现状依旧是在向严峻方向继续运行,无论是关税前后的消费行为扭曲还是经济数据粉饰所致,资本市场及经济最终都无法挣脱周期的规律。
市场波动率进一步降低,留意变盘风险。上周市场继续缩量上涨,个股活跃度有适度抬升但总体依旧在谨慎状态,技术面再次来到由涨转跌的临界点。
综上所述,上周市场个股活跃度稍有提升,但反弹阻力进一步加大;
基本面上,中国外交部两次发声明确与美国贸易谈判尚未展开,4 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对重大财政货币政策的推进时间表尚未给出明确信号;
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发布,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 4 年来新低预示美国经济重大冲击仍在发酵扩大中。
过去 3 周的 A 股在美国关税事件大幅冲击后连续反弹,但个股反弹幅度依旧明显落后于大盘指数,银行等防御板块的带指数效应明显,从资金博弈角度,建议在 4 月最为重要的政治局会议后适度再降仓至低仓位,从技术面来看这依旧是一个偏左侧的减仓信号,但根据过去 6 个月 A 股波动与重要政府会议时点关系,进一步的风险控制仍有必要;
跟随主板观点进一步降仓至低仓位,风格建议暂维持均衡;
石油石化。
更新数据中信icon
中证500加空130,净空4470
沪深300加空298,净空30778
上证50加空20,净空1005
中证1000减空2104,净空18455
中信今日累计减空1656,净空单总数54708
主要玩家数据
中证500加空157,净空9532
沪深300加空1170,净空32170
上证50减空52,净空10600
中证1000加空644,净空28983
主要玩家今日累计加空1919,净空单总数81285
两市成交11136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5亿,主力净流入2.9亿。
香港市场 Hang Seng Index
最近港股市场的走势其实也比之前大家想的更好一些,除了一直有在讨论的 "国家队" 之外,南下一直是今年的主力资金,但过去两周略有放缓。
资金流向分析:
GS 的 top short basket(空头回补)涨幅并不大,因此 short cover 并不是主力
从我们的交易台上,长线基金确实有在加仓,包括大盘互联网和金融
- 对冲基金也加仓了这两个板块,同时还买入了一些消费
- 本月对冲基金整体还是调低了对中国的敞口,特别是在中概股和港股,对中国的净敞口回到了 8.2%(5 年 38%- 百分位)
纳斯达克市场 NASQ Index
海外市场方面,近期美元资产的抛售我们认为主要推动力是欧洲资金,这些资金回到本土市场,过去几年欧洲资金配置美股的比例越来越高,也促成了此次回流。只是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元指数伴随下跌。
宏观团队观点:
如果美国出现衰退的话,欧洲伴随发生衰退概率较大
历史经验显示,由于欧美经济贸易相关性高,如果美国衰退,欧洲经济可能在随后的 3 个月中也发生衰退
由于欧洲经济增速平缓,衰退概念并不明显,我们预测 3Q24 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经济将小幅萎缩
美国企业支出
美国策略团队下调 SP500 指数公司现金支出规模,从增长 11% 下调至增长 5%,2025 年现金支出规模 3.8 万亿美元。总体现金支出和资本开支受到关税不确定性的制约。
不过美国科技公司的现金支出已占到总额的 23%,这些企业的 AI 投资和现金回报仍是主要支撑。
最大风险:衰退,目前现金持有规模是 08 年金融危机以来较低水平,如果衰退风险加剧,可能导致企业进一步减少开支,以保持资负表稳定。
美国消费者对特朗普政府管理下的经济感到悲观,但仍在以稳定的速度购买商品,保持经济目前蓬勃发展
Kyle Brooks对Trump政府的政策感到非常沮丧,他正在考虑搬到另一个国家。 他还担心联邦削减会继续影响他担任经理的这家高档华盛顿特区餐厅的业务。
但这些担忧并没有促使他减少支出。 30岁的Brooks说:“我还没有真正交易过任何东西。”
在特朗普总统上任的头几个月,美国人对经济感到悲观。 但总体而言,他们的支出比以前还要多,这让经济停滞不前——就目前而言。
商务部最近表示,3月份的零售额比一个月前飙升了1.4%。 虽然汽车销量大幅飙升,但餐馆和服装店的销量也上升了。 这些数字来自特朗普4月2日宣布广泛关税之前,尽管政府后来暂停了其中一些征税。
其他数据显示,关税公布后,总体支出继续增长,即使消费者对他们购买的东西做出了一些重大改变。 对美国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支出的分析发现,在截至4月19日的一周内,航空公司的支出比一年前下降了13%以上,而在线电子产品销售增长了7.5%。 总体而言,银行的卡支出总额增长了3.1%。

美国银行研究所所长Liz Everett Krisberg表示,在工资增长的推动下,最近一直为经济提供动力的富裕人士仍在消费。 前5%的客户的支出增长了约3%,这表明他们股票投资组合的大幅下降并没有使他们对购买产品变得胆小。
这些数据令人惊讶,因为今年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情绪明显恶化。 周五,密歇根大学报告称,其消费者信心指数在4月份比上个月大幅下降。
商业研究团体会议委员会上个月报告说,其总体消费者信心指数在3月份急剧下降。 其对未来预期的衡量标准跌至12年来的最低水平。
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情绪是否会以及何时会导致消费者退缩。 它并不总是发生。 例如,密歇根州情绪指数从2021年年中到2022年年中大幅下跌,当时通胀率正在上升。 然而,虽然美国人对经济感到难过,但他们还是继续消费。

“我们真的在努力理解它。 Everett Krisberg说:“你的这些调查显示,
情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而支出不一定遵循。”
79岁的退休制造业高管沃尔特·罗伯逊(Walt Robertson)没有看到他的南卡罗来纳州社区出现任何衰退的迹象。 “我住在希尔顿黑德岛。 你无法获得开球时间,你无法预订晚餐,”他说。
他的朋友们也在自由消费。 Robertson说:“你去我们最喜欢的任何一个地方吃晚饭,几百美元,没有人在乎。”
人们对经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首选的候选人是否在白宫。 特朗普在11月当选后,民主党人开始对经济感到更加忧郁;共和党人变得更加开朗。
Robertson说,他的儿子担心在最近的通货膨胀之后,所有东西都有多贵。 但Robertson对关税及其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该国的潜力感到兴奋。

“我们真的在努力理解它。 Everett Krisberg说:“你的这些调查显示,
情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而支出不一定遵循。”
79岁的退休制造业高管沃尔特·罗伯逊(Walt Robertson)没有看到他的南卡罗来纳州社区出现任何衰退的迹象。 “我住在希尔顿黑德岛。 你无法获得开球时间,你无法预订晚餐,”他说。
他的朋友们也在自由消费。 Robertson说:“你去我们最喜欢的任何一个地方吃晚饭,几百美元,没有人在乎。”
人们对经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首选的候选人是否在白宫。 特朗普在11月当选后,民主党人开始对经济感到更加忧郁;共和党人变得更加开朗。
Robertson说,他的儿子担心在最近的通货膨胀之后,所有东西都有多贵。 但Robertson对关税及其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该国的潜力感到兴奋。

华盛顿餐厅经理Brooks正在考虑在未来削减开支。 他可能会少买酒。 如果他的收入下降,他可能会推迟继续教育课程。
Alicia Logan,52岁的宾夕法尼亚州已婚,三个孩子的母亲,从事营销工作,在过去几周里,她的投资账户下跌。 在特朗普攻击司法机构以及高级官员在信号聊天中讨论敏感信息的披露后,她已经对国家的方向感到害怕了。
她撤回了为家人在Amazon.com上购买的东西。 但他们也买了一辆二手车,担心如果他们等待的话价格会上涨。 Logan说,综合起来,他们的消费可能和以前差不多。
Logan说:“我们很幸运,我们有一份好工作。” “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理所当然的恐惧。”
小作文
化学
MDI 行业近况与展望总结
一 、供给端情况
国内开工率与检修计划
国内平均开工率约 70%, 部分装置提前检修 (如上海联恒曼 35 万吨、巴斯夫 25 万吨装置计划 5 月检修)。
日本中曹两套装置 (13 万吨 + 7 万吨) 5 月轮流检修 45 天,均属计划内,对供应影响有限。
海外开工率
美国:70% 左右,正常状态。
欧洲:60%-70%, 仅亨斯曼 47 万吨装置处于检修状态,暂无新增检修计划。
新增产能集中在国内:万华美国 84 万吨 (20 万吨新增)、上海技改 (2028 年完成,+16 万吨)。
海外新增极少,韩国锦湖去年已完成扩产,2024 年无显著产能释放。
小产能装置 (如美国 13 万吨) 可能逐步退出。
聚合 MDI: 年后高点 18000 元 / 吨 → 4 月低点 14000 元 / 吨 (历史低位) → 近期反弹至 15200-15800 元 / 吨。
纯 MDI: 反弹幅度较小,当前 17000-17400 元 / 吨。
海外价格:
亚洲联动国内,从 1800 美元反弹至 1900-2000 美元;
欧洲 2100-2200 美元 (+50-80), 美国 2300-2400 美元 (稳定)。
急跌因素:关税政策导致出口订单骤减、贸易商抛货踩踏、油价下跌拉低原材料成本。
反弹驱动:转口贸易缓解关税冲击 (如通过欧洲中转)、低价吸货、需求逐步恢复。
冰箱 / 冷柜: 1-3 月产量同比 + 3.7%, 出口 + 19. 1%, 但 4 月受关税冲击短期滞销。
汽车:1-3 月产量双位数增长。
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 - 3%, 拖累需求。
新兴领域:
冷库 (年增约 10%)、无醛板 (替代率 20% → 60% 潜力);
新能源车电池缓冲材料 (防火防撞需求增长)。
鞋材 / 服装出口略降 (鞋 - 1%, 服装 - 2%) ,TPU 应用 (+2-3%) 支撑需求。
美国市场: Q1 出口量锐减 (如 3 月 - 58%), 因关税 (现 31. 5%) 及反倾销调查 (陶氏 / 巴斯夫发起)。
替代市场:南美、印度、俄罗斯、非洲增长显著 (自然需求 + 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 通过欧洲或东南亚中转 (如中国 → 欧洲 → 美国), 规避高关税。
终端产品转移: 国内生产 → 东南亚组装 → 出口美国。
短期修复至 16000-17000 元 / 吨区间,中长期弱平衡。
欧美价格或稳步上涨 (反倾销、需求恢复)。
龙头企业成本约 9500 元 / 吨 (煤化工一体化优势), 其他企业高 1000- 1500 元 / 吨。
TDI 亏损严重, MDI 仍有一定利润空间。
聚合 MDI: 工厂库存 1 个月 (含出口), 贸易商半个月;
纯 MDI: 工厂库存 1 个月,下游仅半个月。
技术发展: 非光气法 MDI 仍处实验室阶段,商业化尚需时间。
全球供需: 总产能 1100 万吨,需求 800 + 万吨,开工率 70% 左右,供需整体平衡。
区域差异: 海外定价更稳定 (直销为主), 国内波动大 (分销占比高)。
贸易摩擦升级 (反倾销税、追溯原产地);
新增产能投放超预期;
房地产持续低迷拖累需求。
结论:MDI 行业短期受关税扰动,但通过转口和需求复苏逐步修复,价格或回归理性区间; 长期看,新兴应用 (新能源、冷库等) 和海外市场多元化将支撑增长。
【上海车展与自动驾驶】
上海车展如火如荼进行中,不少海外投资者也赶来参加。小马智行第 7 代产品将和多家主机厂合作设计和生产,预计大规模量产将在今年,并获得道路测试通过。
Allen 观点:
成本将大幅降低,随着新一代量产后,并带来收入端上涨
预计 25 和 26 年收入 8000w/9600w 美元,并随 robotaxi 业务展开提升毛利率
公司指引 2029 年实现集团盈利,Robotaxi 收入贡献将占大头 90%+vs25 年 12%
公司还宣布将与禾赛科技合作,将 AT128 作为 Robotaxi 主力传感器方案
上海楼市最新分析与政策解读
一、二手房市场情况
成交规模环比下降
4 月成交量预计 2.3 - 2.4 万套,环比 3 月(2.9 万套)下降约 20%,主要受清明 / 五一假期及学区购房需求减少影响。
价格环比下滑 0.2% - 0.3%,降幅较年初扩大,但好于 2023 年 8 - 9 月(降幅超 0.5%)。
成交结构以低总价为主
500 万以下房源占比超 70%,其中 300 万以下 “老破小” 占比显著,反映刚需主导市场。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接近 2023 年 9 月政策放松前水平),供过于求压制价格。
若无政策刺激,成交量或进一步环比下滑(两位数跌幅)。
如徐汇滨江绿城潮鸣东方(均价 19.5 万 /m^2)、华润新杨思项目(10.7 万 /m^2)、浦发仁恒北蔡源(9.18 万 /m^2)去化快,部分触发积分摇号。
稀缺性(2017 - 2023 年优质地段供应少)+ 价格倒挂(新房限价低于二手次新房)。
600 - 1000 万价位段成交占比下降。
7090 政策取消后开发商转向大户型,刚需供应过剩。
预计上海 2024 年拆迁资金投入增至 1400 - 1500 亿(2023 年约 1000 亿)。
叠加限购放松(首付比例降低),预计上海二手房月成交底线维持在 1.8 - 2 万套(2023 年最低 1.5 万套)。
价格阴跌、刚需主导,需关注政策是否加码(如税费优化)。
分化持续,高端项目靠稀缺性支撑,刚需依赖拆迁带动。
若政策力度不足,价格下行压力或传导至新房市场。
观点总结上海楼市短期承压,但核心地段抗跌性强,全年成交量有望在政策托底中保持平稳。
越疆科技交流反馈
一 、公司概况
公司定位与技术优势
越疆科技专注于机器人 “手部操作能力”(协作机器人),是全球协作机器人领域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企业,2023 年底累计出货量超 8 万台。
核心基因:创新 (差异化产品路径)、务实 (高效经营)、高效 (资本利用率高)。
全球化运营: 海外收入占比超 50%,服务 80 + 世界 500 强客户,是中国少有的成功全球化机器人企业。
产品创新
差异化路径:
早期首创四轴桌面级协作机器人 (非模仿 UR 的六轴),2022 年推出六轴产品,结构设计与 UR 不同。
2023 年 4 月全球首个推出 Al + 协作机器人商业化产品 (具身智能战略),同年研发人形机器人,11 月完成全球首个直立行走 + 灵活操作的类人机器人原型。
应用场景扩展:
2023 年为商业与医疗场景元年,落地咖啡制作、理疗按摩等,商业领域收入增长 111%。
传统工业 (汽车、3C) 占比 80%,但通过 AI 技术拓展至长尾市场 (如纺织、焊接等)。
降低集成成本:传统机器人依赖工程师编程部署 (劳动力密集型),AI 减少集成需求 (如人形机器人可自适应环境)。
突破编程天花板: Al 使机器人从 “代码驱动” 转向 “模型驱动”,拓展至非标场景 (如服务业、C 端 ) 。
AI 已在协作机器人中实现多场景应用 (如分拣、柔性组装),短期内可贡献财务回报。
人形机器人:硬件未完全成熟,但模型能力是核心瓶颈,公司优先优化硬件 (关节、操作精度) 和场景数据积累。
关节设计:
29 个自由度 (上肢 7×2 + 下肢 6×2 + 腰部 1 + 颈部 2),旋转关节为主 (非特斯拉的直线关节)。
减速器: 上肢谐波、下肢行星 (成本可控、算法成熟),暂未采用丝杠 (控制难度高)。
灵巧手:测试主流方案后倾向两指 / 三指夹爪 (效率高、成本低,灵巧手寿命和模型负担大)。
2024 年计划:
上半年小规模量产 P2 版 (硬件优化),头部客户试点 (如汽车、3C、服务业);下半年 P3 版扩大量产。
目标:硬件迭代 + 模型训练,收入占比暂低 (几千万级),重心在研发而非短期商业化。
客户选择:优先现有头部客户 (如世界 500 强),避免早期不成熟产品损害客户信任。
竞争格局:国内卷价格 (工业毛利 30%),海外稳定 (毛利更高)。头部企业 (越疆、节卡) 聚焦高质量客户,行业逐步出清。
长尾市场机会: 通 过 Al 降低服务门槛,拓展中小企业 (如纺织、焊接),但当前收入仍以头部客户为主。
操作能力积累: 协作机器人技术迁移至人形 (手部精度)。
客户与场景协同: 现有客户可直接转化,无需新拓市场。
务实路径: 硬件优先 (关节、组装 一致性),谨慎投入大模型 (与 Al 巨头 合 作 ) 。
高效资本利用: IPO 前仅融资 6.8 亿,研发费用 7000 万 / 年,毛利稳定 50%,应收账款账期 < 60 天。
无集成业务: 专注产品销售 (非项目制),保证现金流健康。
组装难度: 关节一致性要求高,需研发团队参与 (类比汽车制造经验)。
数据积累: 人形与协作机器人数据不通用,需通过场景落地采集。
模型瓶颈: 通用大模型投入大,公司侧重垂直场景优化 (如焊接、服务业)。
短期:优化人形硬件 (P2/P3 迭代)、拓展商业 / 医疗场景。
长期:Al + 机器人生态,目标成为 “操作能力” 全球第一梯队企业。
总结:越疆以协作机器人技术为基础,通过 AI 和务实策略切入人形赛道,强调硬件迭代与 场景落地,差异化竞争于 “操作能力”,避免盲目投入大模型。
精智达交流反馈
公司战略分享 (张总)
2024 年成果:
收入与订单创新高,半导体业务占比超 30%,海外微显示领域突破。
研发投入增长 50%,技术团队达 400 人,核心设备 (如 DRAM 测试平台) 和芯片实现自主突破。
完成显示与半导体测试全站点布局 (Mini LED/Micro LED / 模组全覆盖)。
2025 年战略方向:
技术:从单点突破转向全站点系统化,跨领域生态协同。
研发:持续攻坚测试技术难点,巩固测试设备领域护城河。
产品线:拓宽设备类别,把握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营收同比增长 24%,研发费用增 53%(占比 14%),半导体收入 2.5 亿 (同比 + 200%),毛利率 32.6%。
显示业务覆盖国内四大面板厂 (BOE 、天马等) 及三星等海外客户。
分红方案:10 股派 3.23 元,回购投入近 9000 万。
营收同比 + 83%,半导体占比近 80%(收入同比 + 10 倍),但毛利率降至 22%(因低毛利探针卡占比高)。
全年毛利率展望:综合提升至 40%(显示 45%+ 半导体 35%)。
半导体设备:CP/FT 测试机进入客户验证阶段,ASIC 芯片通过认证;HBM 探针台、先进封装分选机研发启动。
显示设备:8.6 代线订单落地,海外客户贡献高毛利。
新布局:南京建先进封装研发基地,启动 NAND Flash 、sOC 测试机研发。
2024 年新签订单 10 亿 (半导体占 50%),2025 年目标订单 13 亿 (半导体占 60%) 。
员工激励计划:2025-2027 年收入目标 10 亿 / 14 亿 / 18 亿,半导体占比持续提升 。
测试机 (占收入 1/3) 及探针卡等部件推动,2025 年半导体收入目标占比超 50%。
Q1 半导体毛利率下降因低毛利部件占比高,全年预计回升至 35%(核心部件国产化 + 高毛利产品验收)。
显示业务因海外客户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达 45%。
CP/FT 测试机预计 2025 年完成验证并获订单,ASIC 芯片自主化是关键。
HBM 测试机配合客户需求推进,sOC 测试机样机研发中。
DRAM 测试设备 >NAND Flash>SOC 测试机,同步布局先进封装 (分选机 / 探针台)。
目标:2025 年成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测试平台化企业,聚焦存储、AI 芯片、先进封装领域。
信心来源: 研发积累、客户合作 (如长鑫存储)、产业链国产化趋势。
地缘政治影响供应链安全,核心部件国产化进度需持续跟踪。
新产品验证及订单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结论:精智达通过半导体测试设备国产化快速成长,2025 年将加速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 毛利率改善和订单放量是关键看点。
CJ纺服于某辉团队路演
新消费三 α:海澜之家布局正当时,一路坦途
一、一季报稳,后续逐季提速可期
二、京东奥莱 4 月开始正式批量拖店
三、线上系统打通,“京东奥莱官方旗舰店” 品牌正在逐渐铺开
四、25 年起,复合增速有望 20%+,股息率 6% 左右
Q1 预期分歧最大,逐季兑现数据,一致预期逐季形成,今明两年就是投资最佳收获期,翻倍可期。
【长江纺服于旭辉团队】“新消费三 α”:稳健医疗
1、个护产业链景气,相关公司润本 / 登康 / 豪悦 / 百亚 / 诺邦均涨幅领先;
2、奈丝 & 全棉近期抖音日销数据好,尤其奈丝,排名也在提升(从 10 名以外提至 7-8 名,好于 315 大促期间)。Q1 业绩预期优(高利润率大单品高增 + 原材料价格 Q1 下降较多),收入 & 业绩均 30% 以上增长。
农药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受益于部分小品种农药底部涨价反弹,农药板块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如利尔化学 1Q25 归母净利润 YoY +203%-224%,江山股份 YoY +89.1%,利民股份同比大幅转正至 1.1 亿元,先达股份扭亏为盈。
当前时点,我们更新如下:
农药产品已处于历史大底,小品种反弹更早出现。从农药价格指数来看,目前已处于有历史记录以来的低点,且考虑到 2024 年部分公司出现年度亏损现状,行业呈现挺价自救。考虑到小品种供给、需求集中度高,行业库存更低,我们认为小品类农药反弹的速度及幅度更大。
原药供应主要集中在国内,且短期仍有产能等待释放,供需复苏整体节奏或缓慢。制剂端,尤其是海外市场,尽管近年来也有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出现,但整体好于原药制造环节,且海外市场更加多元及广阔。我们认为在海外去库告一段落后采购稳步复苏,叠加原药底部,制剂企业或有望受益于此。
国内原药发展经历过去黄金二十年,仿制药发展或已进入后半段。创制农药已成为众多企业发展方向,然而从 metoo 创新到新的防治机理发现仍有进步空间,后者或是进军全球市场的钥匙。渠道方面,从贸易到海外登记再到终端渠道建设,对企业能力要求逐步提升,中国本土企业尚未培育出 UPL 类型企业。
利尔化学:估值底部(~1.1xPB,~15xPE),机构持仓低,盈利底部反转(精草铵膦放量,绿草定涨价)。
润丰股份:汇兑损失或转为收益(巴西雷亚尔对美元 25 年小幅升值),去库周期结束后需求常态化,终端 toC 市场持续发力。
底部优质龙头扬农化工,现金流充沛广信股份。受益于涨价业绩改善利民股份(未覆盖),江山股份(未覆盖),先达股份(未覆盖),海利尔(未覆盖)等。
小家电行业专题:走出低谷,拥抱内需
行业:国补带动需求回温,2025 年有望持续改善。24 年前三季度行业承压,国补带动 Q4 量价齐升。24Q4 厨小电行业销额同比 + 5.8%(24 年前三季度同比 - 4.6%),其中量 + 3.4%/ 价 + 2.3%。2024 年个护小家电线上市场规模 238 亿元,同比 - 1%,规模进入短期调整阶段。厨小电 25 开年数据好转,25Q1 线上厨小电全渠道销额超 96 亿,同比 + 23.4%。站在当前时点,2020 及 2022 年高峰期后行业需求转冷,厨小电产品换新周期临近,25 年前三季度行业规模均处低基数周期。2025 年国补政策延续,适用范围新增小家电品类,预计继续刺激行业量价改善。
油轮也算国内的meme了
【底部重点提示油轮非常重要的机会】
VLCC、苏伊士、阿芙拉 原油轮运价全面新高VLCC、苏伊士、阿芙拉全面占上5万美元/天,油轮或开启淡季不淡行情。美股油运股相比大盘超额收益显著,已经超3月底水平。本周FRO、TNK、OET上涨6-10%,A股油运有望补涨。关注5月初OPEC+宣布的6月生产计划,若6月继续超预期增产,今年淡季大概率将出现淡季不淡行情。
特斯拉mini

欧盟拒绝接触对俄制裁

425高层会议要点:
1)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紧的说法少见,落地明显比之前更快)2)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利率目前历史最低,一季度国债多增2万多亿)
3)适时降准降息(货币已经很宽松,目前不是重点,不着急)4)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已经改革,关键是实打实的投放,估计会
有PSL这样的直接放水工具)
5)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消费贷不只是买车买手机)6)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车牌再多放点?)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比当年的互联网+更务实)7)8)反对单边霸凌行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9)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只是稳定,不会大刺
激,也没法大刺激)
10)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托而不举,回归基本面)




段子 Market Jokes
一早醒来就看到很多群在转那个文章,看下来觉得不痛不痒。在这里就不放了,感兴趣的自己去xhs搜信息平权。他们里面的嘉宾很多都是从业人员,我记得去年就出过事情,因为散伙和合规限制,星球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在我看来这种自媒体就是异形的卖方(因为外人看着很专业),只不过不写研报,不用负责,也没什么监管(像流沙河那样今天买晚上吹明天卖,屁事没有)。今年3月份因为H20的事情(应当事人要求已删除相关内容)。如果在二级市场太迷信一个人/平台,亏钱就是代价。
寰宇·量化模型指引 Quantitative Investment


附录
最新净值:投资组合当前的净值,反映组合的当前价值。
年复合收益率:反映长期投资回报的年复合收益率,考虑了复利效应。
胜率:盈利交易在总交易中的比例,反映策略的成功率。
盈亏比:平均盈利与平均亏损的比率,反映风险管理能力。
夏普比率:反映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能力,夏普比率越高,表明单位风险下的收益越高。
当前回撤:当前投资组合的亏损幅度,从最近峰值到当前值的下降比率。
最大回撤:历史最大亏损幅度,衡量潜在亏损的重要指标。
Calmar比率:年化收益率与最大回撤的比值,反映策略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能力。
SQN(系统质量指数):衡量交易系统的整体质量,考虑了收益、风险和交易频率。
VWR(波动率加权回报):考虑波动率后的收益率指标,更好地反映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总交易次数:策略执行的总交易次数,反映交易频率。
- 作者:KAI
- 链接:https://blog.985864.xyz/financial/darkest-nightmares-brightest-future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